台大教授 林嬋娟

學經歷:

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

主題:

會計專業回顧與前膽

 

*會計專業之特質:

精通系統之專業知識、考試取得執照、自律性公會組織、職業道德規範、受管制、需持續進修。---老師

會計方向專業性、客戶的穩定性、對經濟發展的敏感度、公眾性。---嘉威

 

*與其他專業主要差異: (執行查核時)

付費者與主要受益者不相同、期望差距大、法律責任重、重視獨立性、審計品質、績效不易衡量。

 

*審計相關之重要時事件與管制

(美國):

1977  關心會計師獨立性問題

1977  加強內控,防止國外賄賂

1978  降低期望差距

1980s管制鬆綁時代

1980s 儲貸機構倒弊導致會計師被告

1987  查核時舞弊制度考量

1994  有限責任合夥

1995  無限連帶責任>比例責任

1996  推廣非審計服務

1998  證券會主委警告企業普遍存在數字遊戲

1999  應提升審計委員會的效能

2001  安隆弊案

2001  揭露審計與非審計公費

2002  沙氏法案禁止提供非審計服務給審計客戶、對會計師事務所之檢查

2002  安德森事務所被勒令停業

2004  內控評估報告出具意見

2011  針對審計報告之透明化徵詢意見-是否應要求簽證會計師簽名、揭露參

           與查核之其他事務所或人員?

201?  是否採用IFRS對審計工作有重大影響

 

(台灣):

1983  雙簽之規定

2002  審計公費揭露-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制準則

2002  新上市櫃公司至少兩名獨立董事及一名獨立監察人

2003  會計師輪調-連續五年

2006  審計公報43號「查核財務報表對 之考量」

2006  會計師法修訂

2008  審計公報46號-主辦會計師應至少7年輪調一次,2年後才可回任

2008  決定於2013正式採用IFRS

2009.12  修訂「公開發行公司年報記載事項準則,規定公司可選擇級距或個別揭露金額

2010.11  審計公報48號「瞭解受查者及其環境以辨識評估重大風險」

2012~2013  採用IFRS對會計師之衝擊

 

*後沙氏法案美國審計市場之變化

沙氏法案後,PCAOB對事務所之監管趨嚴,事務所之遵循成本亦大幅提高,導致美國小事務所(公開發行客戶少於100家)紛紛退出審計市場,統計有600家(50%)不再簽證。

          沙氏法案後,許多四大客戶更換會計師,改由中型事務所簽證,沙氏法案後,中型事所每年新接客戶比例佔20%,80%由大型事務所來,但相對的,也丟出財務風險較高的給小型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師事務所面臨主要困難:

同業競爭激烈

本業市場不景氣

無照者橫行及借牌執業情形氾濫

人事費用增加沉重

委託人制度不建全、執業環境不佳

熟練優秀專業人員不足

專業人員流動性大

 

未來發展:

提升服務品質,協助企建立完整管理制度

加強人員培育及研究發展並降降低人員流動性

充實助理人員擴大簽證業務

業務管理資訊化

維持現狀繼續執業

充實會計師陣容、各行業專長分工化、擴大服務範圍觀

 

結語:

會計師專業之重要性與日俱增。

資本市場對會計專業品質之要求越高

核心價值是關鍵

提升服務價值與品質

發展「專精」服務

洞悉環境變遷之影響

加強人員培育、訓練與研發

提計專業人員之社會形象與地位(公會)

(美國):

1977  關心會計師獨立性問題

(美國):

1977  關心會計師獨立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