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鄉北上打拼 從送貨員做起
王總經理說,會進入這一行是誤打誤撞,民國71年時,正好遇上台灣經濟蓬勃發展,工作很好找,為了讓自己更熟悉台北,看看更多產業,觀察自己適合什麼,他到一家公司徵求送貨員,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試試看。
一開始的這家公司在生產螺絲釘,規模小而巧,只有老闆夫婦、兩位師傅和一個阿姨,王總當時負責外務工作,送貨還要兼包裝,螺絲很重,搬運很花費體力。在這家公司裡,他觀察老闆經營工廠,資金不用很多,產業又不困難,他想起爸爸從小就常跟他說:「如果有能力,就自己出來當老闆,可以不用被管,錢的運用也比較靈活」,心想,這條路也許可以是創業的方向,於是他認真的學,做了快一年的時間,臨時因為家裡有事情,爸爸要他辭掉工作回南部。
再度回到台北,他先回去找老闆聊天,老闆推薦他去另一家性質相似的公司做外務,新公司生產的華司,不像先前的螺絲這麼重,送貨起來比之前輕鬆很多,他二話不說,就決定加入了。
找回責任心與前進的動力
工作上的磨練,讓王總的生活有了轉變。王總家中有七個兄弟姊妹,父母忙於農事,王總排行中間,家裡的農活有哥哥扛,家事有姊姊做,王總沒什麼機會負責,自然事情也做得不好,他開玩笑說:「我是家裡兄弟姊妹裡被公認最懶惰的」,也因為做起事來沒有成就感,王總從小缺乏自信心。
一直到出來工作、結了婚,當了別人的員工、丈夫,他的生活開始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工作上,新的老闆教他做事的訣竅、如何和客戶培養好關係,對王總相當的照顧,把送貨的廂型車直接配給他上下班使用,老闆甚至跟他說:「如果所有員工都像你一樣,我就不用擔心了」,這句話,讓總經理又驚又喜,從此培養起他在工作上的自信與成就。
而在家裡,王總有一個全力支持他的夫人,每當王總對自己沒有信心,否定自己的時候,太太總會告訴他:「不會啊,我覺得你做得很好啊!」,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總經理夫人都會找一個好的理由來支持他,夫人就像燈塔,照亮了海上的航線,讓王總的人生道路上有了前進的力量,世界開始變得不一樣!
勇敢脫離舒適圈 擁抱創業初衷
受到老闆愛戴的王總,一直都沒有忘記想創業的初衷,業務當不到兩年,就跟老闆說想到工廠學習,老闆知道他想要創業,也很通融,將他安排到工廠上班快一年的時間。一直到王總的孩子出生,家裡的開銷變大,他思考,一份不到兩萬塊的薪水,很難養活一家人,於是便將僅有的儲蓄拼湊成12萬,花了4個多月的時間,找了可以當住家又可以當辦公室的店面,夫妻兩人,一個當外務,另一個做會計,就在民國79年3月1號創立了竟丞企業。
毛遂自薦 做供應商免費的外務
以前在公司當員工,每天都有固定的訂單,不用擔心沒有客戶,但現在自己當老闆,一切從頭開始,「BB CALL整天都沒有動靜,沒事就拿起來看看,擔心會不會是機器壞掉了,打回家問問看,真的都沒電話」,王總笑著說。這段時間,他思考著.既然自己沒有技術、也沒有工廠,還可以做些什麼?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他向供應廠商毛遂自薦當對方免費的外務,做供應商與客戶之間的橋樑,把平時供應商不重視的客戶服務做好,並從中賺取合理的利潤,結果不僅供應商喜歡他,客戶也願意買他的單。
曾經,他問一個客戶:「我不懂技術,為什麼你會願意跟我買?」,客戶回答:「因為你人很老實,只賺合理的利潤,其他的你都幫我處理好好,我很放心阿!」透過串聯與合作,王總用他實在的生意之道,漸漸地贏得了客戶的信任。
貴人加入 完整竟丞事業體
開業隔年,竟丞的生意越來越好,王總的弟弟,也是現在的副總經理,剛好從軍中退伍,公司需要人手,王總第一個就想到他的弟弟。兄弟倆從小感情就很好,縱使兩人個性截然不同,但他們從不吵架,王總擅長規劃思考;而副總的執行力強,反而在個性上可以互補,副總還把他待過大公司的同學給找進來,學習大公司的架構,建立了管理跟廠務部,在加上一位盡心盡力的廠長,讓竟丞的事業體更完整。
不搶前老闆客戶 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在開發業務時令副總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開始一直碰釘子,因為只要遇到是前老闆的客戶,王總就堅持不碰,他無奈地說:「你前老闆在這個產業做這麼久了,幾乎都是他的客戶,那我們都不用做了阿!」,但王總語重心長的一番話,至今讓他難忘:「台灣不大,但我們慢慢地做,一定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的。」
有一次,有個客戶指定要找竟丞合作,但王總念舊情,卡在是前老闆的客戶,一直不想接,後來客戶說,如果你不做,我也會找別人做,這讓王總心裡相當掙扎,為此,他專程去找前老闆討論,前老闆聽了說:「沒關係就給你做,反正那間客戶很要求品質,常常把我整批貨退掉,我吃過很多虧,也不太想做。」,王總聽完,這才放心與對方簽約。
在當時,若員工選擇出來創業,和前東家鬧不愉快是常有的事,但王總卻能把這一路走來的老闆當作貴人,與前老闆保持良好關係,直到現在,王總前老闆的孩子結婚,都還會邀約王總去參加,讓人更加欣賞王總做人處事的態度與原則。
不放棄機會 再試一次的堅持
有一次,竟丞遇到一家產業龍頭的大客戶,對方品質管理的負責人,要求很嚴格,一直來工廠盯產品,師傅被要求到差點就不想做了,王總想,客戶要的品質這麼高,是我們想也想不到的,如果能撐得下去,跟著這家客戶一起成長,整家公司的能力就可以再提升,他不願意放棄這樣的機會,陪伴並鼓勵員工再試一次,堅持之下,最後果真通過對方的標準,公司的能力更進階,訂單也增加了。
回想當時,王總依然對這個客戶很感激,感謝客戶願意來工廠陪著他做,帶著他進步,收穫最大的是自己,而這樣不斷精益求精的精神,漸漸的也成為竟丞的企業精神。
令人稱羨的手足之情
竟丞企業由王總與王副總共同經營,一般的家族企業,因為工作理念不合,分道揚鑣的事件時有所聞,但在他們的身上不但從來沒有問題,兄弟之間的感情反而日亦深厚。
王總說:「每當兄弟倆意見不一時,弟弟不管怎麼樣,都會以我的決定為主,我想要怎麼做,他都全力支持」,王副總則說:「每當聽不進別人說的話,哥哥就會耐心的用我可以接受的話來跟我說」,兩人真性情的互說著對方的好,彼此信任、彼此欣賞,而當事情發展的不如預期,他們也不曾責怪對方,因為他們知道,對方都是為了公司好,兄弟相處之間,有著很高的默契與智慧。
座右銘:勤能補拙
在事業上,王總認為這一路受到很多貴人的指點與幫助,若真要講挫折,他回想是當初高職要考二專,全職投入讀書,結果最後落榜,整個人悵然若失,像失了魂魄,對自己絕望,連家都不敢回。
那一段的經歷對王總的人生幫助很大,他重新認清了自己的能力,接受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適合的角色與定位,並且持續努力,他堅信勤能補拙的道理:「別人可能有九十分,我們只有三十分也不能放棄,持續努力,別人哪天停止進步了,我們就跟上了。」
想要給年輕人的話?
王總:「首先,年輕人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很重要,價值觀錯的話,即使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再來,要多走出去,加入一個好的團體,多和別人學習,吸收各領域不同的知識,環境變化很快,年輕人要不斷的學,如果沒辦法因應外界的改變,很快就跟不上時代,因為『跟很苦,但跟不上更苦』。
在工作上,我偶爾也會覺得很累,很想放棄一切到鄉下找一塊地種田,過著純樸簡單的生活,但這也是一種逃避的方式,慢慢的就會跟這個社會脫節,無法接軌,那不會是我想要的生活。」
王副總:「設定目標、面對挑戰、相信自己,我們剛開始去接觸電鍍廠,我們的目標是一定要讓電鍍廠甘願自己來載貨,拜託我們給他做,後來達成的喜悅跟成就感是無法言喻的,過程一定會有挑戰,你去面對他,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就有持續下去的勇氣,這時候不要想太多,像牛一樣,不知道什麼是害怕,一直走下去,莫名其妙就到目的地了!」
對嘉威的想法,想給嘉威的建議?
王總:「嘉威是我學習的對象,嘉威領導人的觀念與思維帶領著整個企業文化,不僅把員工當家人來對待,當朋友提出需要,所長一定把知道的毫不保留的跟你說,盡力來幫你,從副所長春成到田蓉、忠平、家華這些會計師都是很願意付出的人,這輩子能交到這樣好朋友,我覺得格外的感激!
我認為嘉威可以成為中小企業的後盾,中小企業資源比較不足,有法律、財會、管理相關的問題,嘉威都可以協助,讓客戶可以專心去衝他們的本業,如果中小企業想要走向世界,就可以找嘉威,不然現在台灣在技術上遇到一些斷層,要布局到亞洲就很困難,這是台灣目前中小企業遇到的困境,也是嘉威可以幫忙的地方。」
王副總:「我常從我哥的口中聽到嘉威,讓我比較有感受的是,嘉威很有目標方向,跟著設定的目標跟方向在走,所長是一個非常有執行力的人,而且他很願意付出社會,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採訪後記
這一課讓我學習最多的是,王總在做人處事的智慧,他對於一路走來幫助過他的人都很感恩,除了注意細節,他對人的包容力相當的高,也因為王總善解人意的個性,有個性的員工與客戶他都很願意接納,能夠去看到別人的需要,從不佔別人便宜,他對事情的執著,不放棄的態度,讓竟丞的人才有了空間發揮,再加上王副總的高執行力,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的勇氣,兩種不同思維的淬煉下,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才得以讓竟丞這條路走來順遂又燦爛,對於企業經營,做出了屬於自己的獨到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