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呼喚專訪-當教育不僅僅是教育—為希望播種,讓夢想發芽

遠山呼喚專訪-當教育不僅僅是教育—為希望播種,讓夢想發芽

遠山呼喚專訪-當教育不僅僅是教育—為希望播種,讓夢想發芽

文|汪千淳 2019年6月號

 

「我覺得我們像在演一齣戲,遠山呼喚是道具,當地夥伴、孩子們拿著這些道具,每一天,去演一個帶有希望的戲──生活」  遠山呼喚共同創辦人蔡宛庭專訪

 

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大地震,國際迅速展開緊急災難救援,由災區傳來的照片,讓曾經在震央服務過的林子鈞,與具短期志工經驗的蔡宛庭有志一同,創立「遠山呼喚」協助受災地區。

 

起初,最實質的援助是急難救助基金、資源的給予,當居民慢慢地重建起家園,國際救難組織逐漸退場之際,遠山呼喚不甘於提供短期的幫助,他們想要深耕教育,在廓爾喀種下希望的種子,以長期的影響促進社會階級的流動,翻轉孩子們承襲的貧窮人生。

 

 

「學生能做的遠比想像中還多」

當時仍為大二學生的子鈞、宛庭,正值對未來迷惘的年紀,「也許學生們可以做點不一樣的事情」,他們以此契機發想,與其徬徨而無所事事,不如號召全國各地大學生,從每月少喝一杯飲料開始,一人募集六十元;百人募集六千元,為尼泊爾災區募資。

 

除了從學生們募得善款,校方社團也大力支持,遠山呼喚從而組成短期志工隊,找尋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一同為更長遠的目標做準備。約莫於地震後七個月,團隊聯繫當地學校校長,得知了教室重建資金、圖書資源的需求,於是志工們在圖書資源豐富且樂於給予的台灣舉辦第一個專案──二手書募集,每個人背著五公斤的書籍,踏上廓爾喀服務之路。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舟車勞頓地來到尼泊爾目標服務的教室,後方一堆堆紙箱吸引了志工們的目光,裡面滿滿全新尼泊爾文童書讓團隊為之震驚,「他們擁有了一些資源,但從不知道如何使用。」

 

學生志工隊有鑑於此,便提議利用原本閒置之雜物間改裝成圖書室,讓小朋友們可以在裡面讀書,專案看似簡單圓滿,然而過程並非如此,學校曾對如何管理、資源是否遭破壞存有疑慮,後來因當地青年每個月定期協調檢查,才順利執行。雖然是志工團隊協助建立了圖書室、張貼閱讀心得佳作、建立閱讀排行榜,「但後續規劃須從當地人出發才得以延續發展」,宛庭也藉由本次經驗體悟到在地推動的重要性。

 

 

「遠山呼喚」的雛型在一次次嘗試與摸索中逐漸誕生,「我們希望使世界更美好,但不是一味地給予、對方拿取」,宛庭表示,「我們會詢問你為了自己、家人、這個地方,能做什麼努力?」然後與居民彼此合力做到有能力達成的事情。

 

教育是人類希望的工程,學校是實現希望的場域

宛庭曾詢問當地孩子們能立即想到的職業有什麼?「農夫、老師、警察」令她十分驚訝的是小朋友目光所及僅有父母、世襲的職業,與首都孩子的世界觀有極大落差,「他們可能不知道原來世界上有個職業叫嚮導,或是翻譯。」

 

資源、資金挹注能短暫紓解地區困難,卻不是改善處境的長久之計,遠山呼喚更加確信完善「教育」的初衷。教育觸及的不僅是思維邏輯,對於建立、開拓價值觀與世界觀的影響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提供了機會扭轉上一代的貧困,讓孩子不再承襲較差的經濟狀況。而教育的第一個場域是學校,廓爾喀公立學校卻面臨著缺少資源、進修機會的問題,除此之外,學生不念書、父母不讓小孩上學的社會現象層出不窮。

 

 

教育種植計劃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

遠山呼喚決定以家庭訪問為起點,企圖更貼近在地需求及人文環境。尋山踏海地走訪家家戶戶,「我不知道小孩去學校要幹嘛?學校能教給他們什麼?不如讓他們去工作賺錢」,諸如此類媽媽們的想法陸續回饋到團隊耳中,探究之下才發現,多數十六、七歲結婚生子的媽媽們,因為自身僅只有小一、二的求學歷程與傳統觀念,導致他們不曉得教育的影響,以及身為母親,如何避免下一代歷史重演,宛庭感嘆:「父母其實不是有意強行剝奪孩子受教權,而是根深蒂固的觀念使然。」

 

重塑教育環境的「教育種植計畫」因應而生,包含「親職參與」、「學習資源」、「教育資金」、「內在動機」四大面向,分別展現在舉辦講座、圖書館資源、獎學金補助、成就感促進孩子們的學習動力等專案上。

 

 

「為什麼要放下手邊的工作去學校領小孩的成績單?」來自家長的一句話點醒夢中人,遠山呼喚雖發放全勤獎學金,成功增加誘因讓父母同意小朋友接受教育,然而,家庭接觸、參與學校的程度仍低落。親職講座自此積極舉辦,團隊首先把學校當成小小的里民中心,擺些茶點、設計小活動,而後進階到講座會談,邀請曾受教育資助的尼泊爾成功人士、或是觀察到教育帶來變化的媽媽們,分享親身經歷,以期與家長共同見證教育的價值及影響力。

 

 

可以輸在起跑線,但要贏在轉折點

家庭、校長老師、政府,團隊有許多關注的部分,然最重要的還是回歸於孩子身上,遠山呼喚希望促使孩子們在未來能有更多的選擇,宛庭舉例說明,在觀光產業盛行的尼泊爾,小朋友長大離鄉背井到大都市打拼,若透過學習英文,可增加與外界溝通的能力和競爭力。英文課後輔導計畫順應推行,每天下課後,由老師親自編授教材、與學生全英文互動,實施一年以來,成效顯著,從一開始互動僅有打招呼「hello」,至今孩子們已會堅定而非逃避地主動接下去介紹自己、談論夢想等,宛庭欣慰地笑著說:「也許短期成績上沒有大幅度成長,但他們學了一些可以帶得走的技能。」

 

 

未來遠山呼喚即便是教育內容,也要具備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如工作上實用的技能、知識等,雖然不能把這些「軟實力」當飯吃,但它們實能增進基本能力,讓他們不輸給經濟環境較好的孩子。

 

人散曲不終,教育的在地永恆之路

為了解決資訊封閉的窘境,遠山呼喚與在地組織合作,透過老師對老師的師資培訓,企圖使學校老師學習更多更廣,進而延伸至學校教育,此外,盡可能地舉行短期課程、工作坊,影響更多當地生活居民,傳承給在地夥伴。去年五月,遠山呼喚於尼泊爾成立,由尼泊爾人擔任負責人,從本地人角度出發,更能深刻看到問題與需求所在,並尋求廣泛資源,持續運作。

 

「我們一直想改掉使用『服務』這個名詞,本質上是大家一起在做這個專案,彼此互為夥伴,並非僅為給予的一方。」宛庭眼中充滿真摯的神情,「遠山呼喚對尼泊爾來說,永遠是外國人,團隊有朝一日必將離開,因此,我們能不能用台灣擅長融合並在地化的特長,促進政府、學校、教師、家長各方加入參與對話,成為計畫的一份子。」他們有個理想,就算遠山呼喚退場,在地組合可以讓團隊曾努力的事情一再發生。

 

 

有緣千里來相會,合作碰撞新火花

許多人問遠山呼喚:「為什麼選擇尼泊爾?」宛庭則相信,是緣分帶著團隊來到了廓爾喀、吉里,「一開始是大地震的契機,看到了這個地方的需求,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後續做了哪些事情。」這兩個地方的共同點是多數人清貧,而組織的長處則是去活化資源,最終成立在地團隊。

 

宛庭分享了跟尼泊爾青年合作的趣事,「我們一直有時差」她開玩笑地說,常常約好開會時間,只有自己準時到達,其他人可能路上有突發狀況或者路途遙遠而遲到。「尼泊爾青年被我們排定行程的行為嚇到,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時間觀念」,在互相配合的過程中,學習如何與國際NGO協調、合作之細節,面對差異、衝擊的因應方式,也是青年們意外的收穫。

 

 

回首來時路,感謝恩師母校

念台大經濟系、跟著經濟系教授做研究的那段時光給予宛庭許多啟發,她感恩地表示,其中很大的學習為,對於一個現象用圖表或量化的數據呈現食衣住行的觀念,並以宏觀的視野解釋其中細節。另外,質性訪談、收集分析數據資訊方面,也受到教授各方的協助,加上台大的自由校風,讓團隊有勇於嘗試的機會。

 

創立NGO是「事業」更是「志業」

「當時並沒有想這麼多,只是想要把它做好」,中途經歷過幾次群眾募資,直到遠山呼喚的力量足以強大到可以全職投入的程度,適逢宛庭畢業的關卡,她才將之視為「未來要繼續走下去的路」。至於父母起初對宛庭所作決定的擔心,經由她不斷努力累積的成果呈現,伴隨資金穩定、知名度提升,懷疑、擔憂逐漸轉化成支持。

 

宛庭認為,NGO的本質其實與公司企業無異,需要一群人、一些資源共同朝目標前進,只是營利機構追求獲利,非營利組織希望更多人受惠。遠山呼喚同樣需要績效考核、人員管理、社工社福相關的專業,而檢驗最大的成效就是是否真正提供幫助,或者,將大眾給予的金錢做最有效率的應用。

 

 

舉辦捐款人會談,聽見大家的心聲

遠山呼喚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捐款人的想法,藉由年會、訪談與捐款人交流分享,不僅從中獲得珍貴的意見,讓組織擁有更多創意及進步方向,他們的鼓勵及期待更是遠山呼喚成長的動力。對於在團隊仍青澀時,默默陪伴在側,願意相信教育計畫會成功的這群捐款人,宛庭十分安慰和感念地說:「遠山呼喚會連同大家的參與,去完成我們共同的夢想!」

 

 

「遠山呼喚有一些方法能夠幫助尼泊爾,改進他們國家原本就有在做卻不盡完善的事情,其影響效益可以在地持續發酵。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服務區域牆壁上的國旗。」

 

「而是希望。」

延伸閱讀

回上一頁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