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界更好的衣服 繭裹子Twine x Planedo 邀請大家一同加入綠色時尚

對世界更好的衣服 繭裹子Twine x Planedo 邀請大家一同加入綠色時尚

對世界更好的衣服 繭裹子Twine x Planedo 邀請大家一同加入綠色時尚

莊欣穎 2021年1月號

專訪 創辦人 蔡宜穎(Liz)和楊士翔(Vinka)

 街頭、網路中各式各樣的購物節,以及琳瑯滿目的流行商品,無時無刻地挑起一個人的購買慾,一不小心就會買下一些在不久後發現自己根本用不到,甚至也忘記什麼時候、為什麼會買的東西,最後淪為被拋棄的物品。然而這些快時尚風潮商品的背後,還有更多的環境破壞、勞動剝削等議題不為人知。

 在台灣,有一間在快時尚風潮中逆行的慢時尚——繭裹子,致力於環保產品設計以及推廣公平貿易產品理念。這次月刊小組來到充滿文化氣息的迪化街,繭裹子所推出的永續機能服飾品牌——Planedo剛開始不到半年的新門市,延續繭裹子的理念,兩位創辦人蔡宜穎(Liz)和楊士翔(Vinka)希望透過這個品牌不僅提供優質的機能服飾,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繭裹子之前,建築師斜槓服裝、飾品設計

 Liz和Vinka開始正視環保這件事,要從10年以前兩人還是建築師的身分開始說起。投入建築工作數年的兩人,經歷過台灣的加班文化,後來到了完全相反思維的工作環境,兩人有一段時間很不適應,於上海工作期間因為興趣而與朋友合作開了一間小店,Vinka做一些手工藝品,Liz運用學習過一年的服裝設計經驗,一件一件地製作衣服。2009年因緣際會下參加了環保設計展(Eco Design Fair)的活動,第一次知道公平貿易與環保設計。

繭裹子的誕生

 有了與朋友合開小店的經驗,讓兩人知道經營一家店會需要什麼東西,也開始想像如果這一間店是自己經營的話,會是如何不同。一次的中國五一長假,兩人到日本旅遊,期間看到一些很好玩的複合式商店,讓兩人想要經營像那樣的店,又因為那時屆齡三十,想著有沒有機會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種種因素強化了兩人想開店的決心,在2009年11月在上海參加完第二場環保設計展覽後毅然辭去建築師的工作。

 辭職後的兩人沒有穩定的收入,甚至沒有足夠的存款,要把興趣變成職業,就會有相對的風險,那樣的風險在高物價的上海能夠承受的時間比較短,而台灣則是一個很好的創業環境,兩人也想要搬回台灣,於是2009年12月回台,很快地便著手開店,2010年1月繭裹子誕生,兩人的環保設計之旅正式拉開序幕。

開店不如想像中順利

 開店初期遇到許多問題,資本額總共二十萬,Liz和Vinka各投入十萬,支付店面裝修、租金、押金以及貨款後,已沒有多餘周轉金,設立公司的行政流程更是一竅不通,Vinka回憶道:「我們那時沒有透過事務所就自己去辦理登記,台中市政府本來要幫我們辦免用統一發票,但我們為了去參加展覽需要統一發票,所以中間經過了不少溝通過程。」

 剛開始營收非常不如預期,Vinka認為店面位置也是問題,當時在一中街狹窄的巷子裡,很少人會走進去,一個月勉強有三萬的收入,但扣完成本僅剩一萬元生活費,那時候兩人發現休息就等於少了一天的收入,還要支付固定成本,外出的話還有額外的生活開支,所以那時候幾乎沒有店休,整整維持了一年。

 產品也有所調整,上海與台灣的文化差異很大,Liz比劃道:「以前在上海,很誇張的東西也還是很多人買,羊毛氈的飾品,都做得超大,但是台灣的消費者相對比較保守一點,飾品都是越小越好。」而價格則是最大的調整,一樣是創作品但是在台灣要以商品的價格去定價。

解決環境的問題是繭裹子最根本核心

 Liz和Vinka對所有產品的初衷,它的根本核心——想要解決環境的問題,產品從設計便開始不斷尋求方案,最後認為公平貿易是比較好的方式。兩人認為公平貿易不是最完美的,使用的材料或者製作的流程,幾乎是手工的方式,無法大量生產,但是在製造的過程中所帶來的環境汙染比較小,與繭裹子的初衷不謀而合。Vinka說:「而且很多人是因為公平貿易才看到繭裹子,如果把它抽離掉的話,大家看到的繭裹子還剩下什麼?雖然它的維護成本很高,但這個核心放棄掉的話,我會覺得很可惜,因為我們花很多時間建立這件事情,經過這些年看起也上了軌道。」

公平貿易之路

 然而,Liz和Vinka並不是一步就成功踏入公平貿易的大門,2010年的下半年,兩人就想做公平貿易的產品,當時公平貿易的服飾都是代理進口,於是想做台灣自己的品牌,且繭裹子當時的產能只有兩人自己,雖然很想要做服裝,但也很清楚一個很新的品牌要進入服裝市場非常困難,那時候一件一件自己做,手工藝品亦然,再怎麼努力,產量都是有限的。只是那時兩人對公平貿易也還懵懵懂懂,不瞭解實際應如何進行,且當時繭裹子的市場非常不確定,加上兩人沒有多餘的資金,於是嘗試聯繫的一些組織,都相繼給出拒絕的答案。

 直到年底到台北參加展覽,又隔年一月份,朋友在中山區的店面分一半給繭裹子,才慢慢有了轉機。當時Liz在台北、Vinka在台中,兩人一人顧一間店,不敢把台中關掉,想著至少還有後路。直到試了三個月,發現台北的經營讓繭裹子開始有更高的收入,才決定搬到台北。有了資金,Liz和Vinka便開始聯繫一些公平貿易組織,一直到2011年6月,才終於成功聯繫到幾個比較小的組織願意跟繭裹子配合。

 認識組織是一步步的嘗試。2013年,Liz和Vinka第一次前往印度開會,也去拜訪合作組織。「那是個好玩的故事,」Vinka回想起當時網路謠傳治安紊亂,所以兩人不敢帶行李箱,只背著後背包出國,「機場內都是比較貴的預付計程車,於是我們到外面自己攔!」結果坐到一台奇妙的車,上面還已經搭載其他旅客,他們心中越想越不對勁,車子還沒離開機場就趕緊下車,狼狽走回機場搭預付,「等到我們到達飯店,已經凌晨三點,櫃台嚇了一跳,還以為看到了什麼。」

 隔天早晨,Liz和Vinka驚覺自己已置身於貧民窟,原來天色太暗,加上前晚無心觀察飯店周遭。合作組織其實就在不遠處,但因為貧民窟內沒有地址,竟花費大半天才找到,最終見面三分情,雖然訂單數量太少,組織被他們的努力所打動,答應與繭裹子合作生產。

 「我們一直很投入公平貿易,也是因為一開始的過程,讓我們覺得有那樣的緣分。而且這些組織能夠合作,感覺名義上或外表上會讓人認為是我們去幫助他們,其實反過來,我們是抱著希望得到組織幫助的心態,以我們的訂單量來說,實際上並沒有真的幫助到他們。」Vinka補充道。

 開始接觸公平貿易之後,製作成本產生了節省的效果,慢慢讓繭裹子的營收有了起色,可動用的資金變多,於是能開發多一點點的產品,慢慢擴張,從很小很小的訂單到與兩個組織合作,至今最多可以與六十個組織合作。

 2020年因COVID-19的影響,全球貿易和貨運受到嚴重衝擊,公平貿易也面臨很大的挑戰,過去因為衣服比較有季節性,繭裹子的商品會使用空運來節省運送時間,但是現在空運成本是過去的五倍,所以不得不放棄空運。「這些生產國家本來資源就已經不好,不要說疫苗,連醫療可能都沒有,產線也有好一陣子無法回復,」Vinka也為生產國家感到擔憂。

運動身心永續環境——Planedo

 因為疫情的影響,公平貿易的生產線又跨國,要維持過去的產能需要很高的成本,所以加速Planedo這個品牌的出現,棉質、手工藝在台灣做成本很高,可是台灣相對有研發機能布料,於是將機能服飾的生產線拉回國內。

 Planedo是世界語中『星球』的意思,Liz和Vinka希望藉此珍惜自然資源,維持美麗的星球。品牌主要推出永續機能服飾,選擇使用回收的寶特瓶紗和咖啡紗,也延續公平貿易精神,目前只有少數自己的產品,因為機能的商品需要花費較多的投資金錢與開發時間。以機能服飾來說,有瑜珈、登山及腳踏車,但還在起步階段,登山穿著比較複雜,有內層、中層、外層,目前Planedo做到的是比較基本的,簡易行程可以穿的。

 過去的思維,想到登山、騎腳踏車就覺得是男性為主,所有產品開發也大多為男生的版型,女性用的產品,過去就是男版小一點點,近年國外有些品牌已經開始做區分,但國內對這樣的觀念還很薄弱,所以Planedo初期把目標鎖定在女性的產品,女性在台灣人口佔將近50%,涉略瑜珈運動本來就多,在市場調查時發現戶外腳踏車、登山者也越來越多,現在台灣也很盛行運動,未來這條路也可能比繭裹子還寬。

小眾市場不是小,
消費族群靠自己創造

 繭裹子的商品看起來是文創又不太像;帶點異國風,也不是那麼絕對,總體設計有一點四不像,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去界定自己的市場,對外界來說偏小眾,但Vinka認為小眾市場也不是小,主要是看怎麼去分類,消費族群是要自己創造的,如果能圈粉或養出自己的粉絲的話也比較能長久。中小品牌的經營,資源沒有辦法像大品牌一樣,消費者的需求不可能每一個都滿足,能夠服務好一個區塊,就經營好自己的區塊,如果有機會,再多開發一些新的產品出來。

 現在繭裹子有不少自己的忠實顧客,本身有接觸公平貿易的人,不太需要花太多時間介紹就會變成絕對粉絲,而想要接觸但沒有接觸過的人,就成為繭裹子努力的方向。所以Vinka認為公平貿易是正確的路,不太需要去跟主流的品牌做競爭,不過他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品牌願意加入公平貿易,因為沒有經歷過,第一時間不會覺得這個模式是一個很好的投資,要溝通的程度太複雜,包括產地、認證,每一年定期會有國際型的會議,所以真的不是一個很好維持的認證。

認證不是炫耀的工具,
而是學習的方向

 除了公平貿易的認證,繭裹子也為環境永續努力,陸續取得多項認證,其中B型企業是2017年因為與綠藤生機合作而認識,Vinka覺得公平貿易和B型企業某部分是有重疊的,但是公平貿易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進入門檻很高,不是做公平貿易的連接近都不行,而B型企業有五大面向可以努力。

 繭裹子的申請流程比想像中的快速,申請過了之後,才因為看到一些其他的B型企業的做到,或者在題目裡面看到過去不知道的議題,繭裹子好像還可以做些什麼事情,有些很好的公司制度,也能與其他的B型企業學習。

理念傳承也是一種長期投資

 品牌成長的過程,Liz和Vinka歷經了無數的產業故事,包括組織文化與人文背景,也希望透過不同的教育訓練影響員工,他們覺得繭裹子很多員工還很年輕,未來如果想要自己創業,希望能透過分享而影響他們,創業可以不只是為了營利。

 而公平貿易的部分,繭裹子的員工都有自己做過一些功課,在教育訓練上除了使用書面資料或者簡報傳遞一些觀念,Liz和Vinka有時候去產地時也會帶著他們實際去體驗當地的生活。可能會有幾天不洗澡、每天都很熱或每天都在趕路,只要去一次就會印象很深刻,那樣的生活環境並不輕鬆,為什麼要做公平貿易,不需要用說的,去體驗完就知道。除此之外也會帶很好的客人去,如果他們願意去,會更支持這樣的產品,也更容易分享給他的親朋好友。由客戶來講,那個力道反而很強大,而且更有說服力。

 Liz和Vinka現在也會到一些單位或是學校做分享,兩人在應徵員工時,就曾遇過說自己在高中時有聽過演講,到學校去演講雖然很花時間,卻是一種長期投資,Vinka解釋:「總有一天這些學生會到這個社會上,當他們到社會上之後,很自然就會成為我們的潛在客戶,至少我們已經埋下一顆種子在他們的心中,他們在選擇的時候,會對繭裹子在做的事情有一點印象。」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