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綠藤生機、茶籽堂到Evian礦泉水...從這些知名品牌,看成功企業除了賺錢之外的新趨勢

商業週刊:綠藤生機、茶籽堂到Evian礦泉水...從這些知名品牌,看成功企業除了賺錢之外的新趨勢

商業週刊:綠藤生機、茶籽堂到Evian礦泉水...從這些知名品牌,看成功企業除了賺錢之外的新趨勢

Evian礦泉水、Ben & Jerry冰淇淋、Patagonia羽絨外套……,在這些知名品牌背後有個共通點:他們全都是B型企業。

曾被《財星》雜誌點名為全球企業趨勢的「B型企業」,就連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以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等名人也都表態支持。

過去追求A+表現的成功企業,現在不約而同將目光轉向了「B」。事實上這個「B」指的是「效益」(benefit),而非比A還差的等級。B型企業由美國第三方非營利組織B Lab發起,強調企業除了股東(shareholder),也須為全體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創造利益,用商業力量發揮正向影響,為21世紀的成功企業,帶來了全新定義。

也因此,要獲得認證,企業得通過公司治理、員工、環境、社區和影響力等五大面向的審核評估,總分超過80分才行。每次認證期效兩年,一旦過期,便須重新認證,為企業指出了不斷進步的方向。目前全球共有超過2500家B型企業,分別來自60多個國家、130個行業。

全球最大的B型企業誕生

今年四月,更誕生指標性公司。全球最大的乳品集團、年營收高達250億歐元的達能Danone集團宣布,占公司五分之一規模的北美達能獲得B型企業認證,這不僅比預估的2020年提早兩年,北美達能更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B型企業。最終,達能希望整個集團能成為全球第一家獲得B型企業認證的跨國食品公司。

達能的宣言,為B型企業帶來標誌意義。不只是利基型或中小型企業,像達能這樣的龐大且複雜的跨國企業,也積極爭取成為B型企業。究竟B型企業為何如此吸引人?

達能執行長Emmanuel Faber給了一個不算意外的答案:這是一場由消費者驅動的商業革命。「人們想了解在品牌背後的人是誰、原料如何生長、對他們的健康和地球以及其他各方面會產生的影響。然後,他們會做出選擇。」Faber接著說:「B型企業是信任的標誌,為人們帶來外部保證,關於公司『做什麼』和『不做什麼』。」

台灣B型企業數量,亞洲第一

台灣在這股全球浪潮中不僅沒有缺席,還站在亞洲的領先位置。早在2016年,台灣就成立B Lab第一個授權的亞洲據點「B Lab Taiwan」,這也是B Lab在全球第7個據點。目前台灣共有21家B型企業,不管在數量或成長速度上,都是亞洲第一,其中包括全球第一家通過B型企業認證的上市銀行「王道銀行」、推廣公平貿易商品的「繭裹子」、以苦茶籽清潔用品起家「茶籽堂」都在此列。

每年,B Lab會選取總分在前10%的企業,頒發「對世界最好」大獎。甫於6月中公布的名單,台灣共有8家企業獲獎,數量居亞洲之冠,其中5家還是二度獲獎,代表台灣與國際頂尖品牌並列的實力。

今年最大贏家,要屬台灣第一家獲得B型企業認證的綠然能源(DOMI),一舉拿下「環境獎」、「社區獎」和「總體獎」三冠王。DOMI主要目標是解決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的問題,運用科技與創新的商業模式,協助企業與家庭更換節能設備、降低電費並減碳;與台北市環保局合作,為將近1600個經濟弱勢貧戶改善照明設備;舉辦多場親子綠樹派對,共計已減少近18,000噸的碳排放。

今年還有連續三年獲得「環境獎」的綠藤生機,創下亞洲紀錄。販售有機鮮活芽菜和天然洗沐保養品的綠藤,將公司使命連結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保養品更拿到國際知名有機標章COSMOS,產品平均天然占比高達98.6%以上,對環境更永續。

獲得「員工獎」的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在全台北中南設有據點,服務三千家中小企業。不僅幾乎沒有一般會計業的深夜加班文化,起薪還高於當地區域起薪,員工離職率維持在3-5%之間,是許多年輕會計師嚮往的幸福企業。

這些企業的表現都證明,在創造營收和帶來正向改變之間,不必做出取捨,這不是二選一的選擇題,而是能同時兼顧的申論題。B型企業的高標準,未來將形塑更多具有影響力的經營模式,也是台灣企業值得關注的商業浪潮。

文章來源:商業週刊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23073&type=Blog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