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納保險扣除額 將逾2.4萬

稅務消息 | 2018-07-20

2018-07-20 經濟日報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
 
財政部長蘇建榮昨(19)日表示,第二波所得稅改革方向,已針對薪資所得費用等進行研究,原則上要認真思考費用合理性、租稅公平原則。至於《財政收支劃分法》他強調,涉及「中央與地方」以及「地方與地方」間的財政分配問題,因是零和遊戲,會配合行政院施政的優先順序提出。
 
經濟日報提供
 
據悉,目前財政部草擬薪資所得定額扣除方案共有六大類,除了治裝費外,還包括差旅費、行車油費、進修訓練費、職業所屬公會會費、職業上班工具支出等。
 
但為了顧及租稅公平性,減除部分會訂出占薪資比率上限,不能全數減除。綜所稅扣除額項目,擬增加長照費用扣除額;因應長照保險等,則擬將列舉扣除額度在2.4萬的基礎上調高。
 
內閣改組後,蘇建榮昨天首次以部長身分出席行政院會後記者會,各界關注焦點焦中在財劃法、名模「林若亞條款」等兩大財政部主管的法案修法進度。蘇建榮做了上述說明。
 
行政院長賴清德去年底年終記者會宣布,今年要提出院版財劃法草案,給予地方更多經費。蘇建榮昨天說,財劃法不只涉及財政收支,中間還有複雜的問題。他坦言,中央給地方的預算多了,中央掌握的就少了,怎麼分是很難的。財政部已擬定四大原則,包括保障既有財源、彌補基本收支差短、兼顧財政努力及地方發展,強化財政紀律。
 
財劃法的本質就是一個財政大餅,大家各自分配。據悉,除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零和分配問題;各地方政府之間分配的指標也難有共識,包括人口數、申報營業額、受汙染多寡、縣市面積等指標都曾被討論。
 
至於第二波所得稅改方向,主要包括薪資所得定額扣除方案、綜合所得稅扣除額。因名模不服治裝費不能列報薪資列舉扣除,大法官已認定違憲,要求財政部在明年2月9日前限期修正。

回到列表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