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晨宇
第一次接觸「霧霾」是聽北京朋友談起故鄉時提到的單字,朋友說北京一年見不到幾次藍天,能看見白雲就很開心。本來以為自己距離這個單字很遙遠,沒想到幾年後,「霧霾」居然就親自現身,有的從兩千公里遠的北方飄來,有的則是台灣在地製造,一樣的是他們都會大舉入侵鋪天蓋地,讓人無處可逃。
望著灰茫茫的天空,這下,我總算真真切切了解北京朋友的感受了。
但,到底什麼是「霧」?
什麼又是「霾」?
霧霾的共通點是他們看來都是一片「灰茫茫」,也會同時出現,降低能見度,當然也會帶來生活上的不便!
而「霧」是由懸浮在大氣中的小水滴或冰晶所產生自然現象,顏色是比較亮的乳白或青白色,在濕氣重的地方容易看見。
「霾」則是由大量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所形成的「空氣污染」,顏色呈現黃色或橙灰色,敏感的人可能呼吸一口就會感到不適。常聽到的PM10及PM2.5都是指「霾」裡比頭髮還細小的懸浮粒子。
可怕的是,只要懸浮粒子的尺寸小於或等於PM10就可能夾帶重金屬或有毒微生物長驅直入我們的支氣管和肺泡,最後導致哮喘、肺癌、心血管疾病和出生缺陷,甚至死亡。特別要注意的是肺癌,從1997年起已經取代肝癌成為台灣十大癌症之首。此外,美國心臟學會指出,每增加10個單位的PM2.5,總死亡率將增加15%,心肺疾病死亡率約增加15%,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增加10~15%。也就是說,已經證實長期待在霾害的環境中會嚴重影響健康。
在地霾害從哪來?
台灣在地製造的霾害大致可以分成兩種來源:
1.社區型的小規模汙染:包含汽機車廢氣、宗教活動大量燃燒線香、紙錢、施放煙火鞭炮等,雖然規模較小,一旦密集排放仍是可怕的汙染源。
2.火力發電與工業的大規模排放:火力發電佔台灣發電比例百分之七十以上,而燃燒煤炭後不僅會產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更有會引發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工廠沒有經完善處理就排放的廢氣更是主要霾害的來源。
如何減少霾害
當我們願意多多綠化環境--保護森林或在室內種植綠色植物(可以淨化空氣、同時又製造豐富氧氣的檳榔樹、虎尾蘭和黃金葛都會是您的好選擇)。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是改用油電混合車及電動機車,甚至踩起健康的腳踏車都可以減少交通廢氣的排放。
宗教活動方面,不用劣質香,或減少燒香的數量就會有顯著的改善。再者,從行天宮三年前停止燒香,龍山寺今年三月也擬全面停止燒香,改以誠心祭拜外,也有不少地方改放環保鞭炮,更甚者有用掌聲取代鞭炮的方式迎接神明,我們在在看見宗教信仰活動的新可能。
身為台灣骨幹的製造業,我們可以重新檢視自家工廠所排放的廢氣還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不僅是有煙囪的工廠,只要製造過程需要加熱燃燒,或是產生灰塵都請您一起思考和環境共生共存的方法。
根本解決之道
而節約能源更是根本解決之道,不僅是霾害,極端的氣候變化都一再地傷害所有的生物。歷史告訴我們,唯有人類和地球和平相處,天災人禍才不會一次又一次讓我們付出慘痛的代價。否則因乾旱、水患導致的饑荒、土地淹沒消失又將造成氣候難民或戰爭,最終,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