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宜珊 2018 10月號
「你有多久沒有放下工作,到海邊走走了呢?」台灣潛水創辦人陳琦恩用他曬得黝黑的皮膚與陽光的笑容問候大家。一個運動型的潛水教練,出現在辦公室的場合顯得特別格格不入,但這天是琦恩的第十五場海洋巴士巡迴演講。一早,琦恩就從墾丁跋山涉水450多公里來到台北—為海洋而來。
琦恩年紀輕輕,卻已經有了17年的資深潛水經歷,潛水次數超過5000次,許多國家的台灣籍教練幾乎都是他的徒弟,會踏入潛水這行,與他的家世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從小琦恩就在海洋世家長大,他有一位令他驕傲的老爸,他分享爸爸年輕時拿著不明黑色物體的照片,要我們猜它是什麼,正當大家猜得一頭霧水,琦恩告訴我們,這是當時從事海事工程的琦恩爸爸,協助75年澎湖空難,找到握有關鍵資訊的黑盒子,也幫助家屬在海裡找回他們的家人,是一般人相當陌生的偉大工作。
從16歲開始,琦恩就跟著爸爸到台灣各地工作,範圍遍佈了各大港口、水庫等伸手不見五指的海面下,而他的第一次潛水也是當時他跟著爸爸到花蓮港工作時,爸爸問他要不要下去潛水看看?聽了爸爸的話,琦恩沿著碼頭慢慢地潛下去,潛得越深,水裡的能見度越差,讓他感到越來越害怕,突然,他踩到一個會動的東西,不久後腳就被纏住,琦恩嚇得趕緊往上游,向爸爸求救,過沒多久,一位叔叔從海面上浮出來說:「你踩到我了啦,我想提醒你,你又再補踢我一腳!」琦恩不好意思地和叔叔道歉,第一次的潛水經驗,就讓他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
大海讓一般人最常連想到「陽光、沙灘、比基尼」,但當時琦恩對於海的印象,只有「碼頭、漁船、維士比」,在漁船上的時間經常一住就是一兩個月,成天聞到的就是柴油跟魚腥味,光想像味道就讓琦恩頭暈想吐,每次戴上面鏡,他看到的海都是無趣的。
琦恩回憶有一次在關渡橋下工作,同事跟他說,待會注意一下有沒有看到人,琦恩心想:「我有沒有聽錯?在海裡面會看到人?」同事這才補充:「剛剛有人從橋上跳下來。」這才讓琦恩恍然大悟,連被樹枝勾住時都令他感到毛骨悚然。
「所以我有一個夢想,我想要離家出走。」琦恩堅定地說。
琦恩就這樣一個人打包行李,上了台北念書,還是很愛玩水的他,看到有游泳池,想也不想就報名了泳隊,也有了接觸潛水、教潛水的機會。
重新戴上面鏡,讓他看到與從前截然不同的風貌,美麗的珊瑚礁、魚群,一切都是如此的驚艷動人,他愛上了海洋,想讓更多人知道海的美,於是開啟了他到國外打工渡假、回台創業開潛水店的旅程。
回台創業後,他認識了B型企業,有一次理事長COREY問了琦恩一個問題:「你小孩才一歲,你知道台灣十年後的環境會越來越差嗎?」琦恩思考,孩子十年後剛好是可以學潛水的年紀,但他看到的海卻可能充滿垃圾,「原本十年是一個很久的日子,但一旦你有在乎的人,十年其實離你好近好近。」琦恩憂心忡忡地說。
身為潛水教練,他問自己可以為這片海洋做什麼?如果可以,他想要讓更多人看到美麗的大海,讓更多人愛上海洋,於是琦恩開始了全台的巡迴演講,希望可以影響更多人對海洋的重視。
有一次的演講讓他印象很深刻,他教學生要愛地球、愛海洋,減少使用塑膠製品,在他精彩的演講之後,琦恩心情大好,走出校門,看到飲料店,忍不住就點了一杯珍珠奶茶,插上吸管,津津有味地喝了起來,突然後方傳來一個聲音:「老師你好!」他就像作弊被抓到的學生一樣,慚愧地抬不起頭來,那次之後,琦恩告訴自己,既然在宣導海洋保育的問題,就必須要說到做到!於是開始了環保杯、環保餐具不離身的生活。
開始關注海洋議題之後,琦恩發現台灣許多的回收機制並沒有落實,就算分類分好了,最後還是會進到掩埋場,而經過海風的吹拂,垃圾又會進到海洋,最後到海底生物的肚子裡,導致牠們大量死亡。
琦恩說:「我並沒有想要為這個世界做什麼大事,我只是想留給孩子更好的環境,但靠一個人的力量沒有用,必須要靠所有人一起來才有可能做到!」因為我們可以為下一代留下很多的錢,卻沒有辦法為他們留下一座漂亮的山、一片美麗的海。
琦恩透過演講告訴我們,有影響力其實不難,只要願意從生活裡面做一些對海洋有意義的事情,哪怕只是撿撿垃圾、減少使用塑膠製品,那都是海人的表現,這一課上完,就讓我們一起成為海人吧!